当前位置:牛搬家 >>> 资讯 |
国庆黄金周出行,车满为患,老城区车流量大,停车场配建不足,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。
停车场一位难求 老城区车满为患
“老城区交通堵、停车难,我有车不敢开。 ”谈到停车难,在合肥市马鞍山路万达广场附近上班的肖建有一肚子苦水,“附近的停车场收费太贵,放一天四五十块钱就没了,所以我宁愿选择打车上班,开车的话就早早地去占1公里外的免费停车位。 ”
“每天下班都要赶紧回家抢车位,回去晚点就没有停车位了。”家住合肥市南园新村的孙先生告诉记者,他们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,当时并没有规划地下停车场,后来尽管统一改造了地面停车位,但是数量有限,远远满足不了业主的停车需求。“每到下班上班的时候,小区堵得一塌糊涂。 ”
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遭遇,尤其老城区车流量大、停车资源不足,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。记者日前驱车走访了合肥老城区一些车流量密集区,亲身体验停车难。
9时不到,安徽省立医院门前的庐江路上已经水泄不通,路旁的临时停车位早就停满了车,从徽州大道一直延伸到环城路上。在省立医院东边的无为路上,一些居民小区的院子也“变身”停车场,记者看到数十平方米的小院里挤满了车辆。 “院内停车2个小时10块钱,现在没有位子,你如果愿意可以把钥匙放这,一会有位子让人帮你挪进去。 ”看车大妈告诉记者,院里停车不提供发票,尽管如此,由于到医院看病的病人多,这里的车位非常紧俏,基本上一辆车开出来马上就有车进去。
安医大一附院长江路门诊门前同样车水马龙,在医院门前的桐城路上,一些找车位的车辆不时堵住过往车辆去路,使原本狭窄的路面显得拥挤不堪。记者驾车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对面的一栋停车楼前,等了5分钟,电梯门打开,一辆车从里面开出,管理人员才招呼记者进去,记者取卡后驾车乘电梯间来到6楼,在角落里才找到位子停下。据了解,该停车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,属于合肥市停车办管理的公共停车楼,只有100多个车位,由于周边停车需求量大,所以停车楼长期处于“爆棚”状态。
合肥市停车办下辖的老市府广场地下停车场同样一“位”难求。合肥市停车办主任程毅介绍,该停车场共有388个车位,平均每天有1000多辆车进出。高峰时段达1700多辆,周转率在400%以上,平均一个车位一天就有四五辆车进出。
车多位少是主因 多头监管难纾困
“停车场总量不足,使用效率不高,是造成当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。 ”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曹庆锋认为,停车难根本原因在于车多位少,供需不平衡。
据了解,截至2014年底,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120万辆,并且以每个月1万辆左右的速度增长。而停车设施建设相对滞后,且存在分布不均现象,新城区多配建停车场,老城区停车资源相对不足。按照国家规定,城市停车位数量不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1.1倍,而实际上停车位资源稀缺,远达不到这个标准,特别是办公区、商圈、老旧小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更是一“位”难求。据合肥市城乡建委相关人士透露,目前主城区停车位缺口约3万个。
“增加停车场供应是当务之急。 ”程毅认为,完全依靠政府建设公共停车场不现实,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。然而停车场建设投入成本大,回报周期长,社会力量建设停车场的积极性并不高。此外,老城区高企的土地成本,也是影响社会资本进入停车市场的主要障碍。
位于合肥三孝口的原光明影都旧址正在建设一栋5层的停车楼,建成后将与地铁2号线相连。投资方安徽白帝乳业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张贵松表示:“建设停车场投入成本确实很大,尽管我们使用的是自有土地,扣除土地成本,我们建设投资还要2500万元,至少七八年才能收回成本。 ”
不过投资停车场属于长期回报,更多人还是看好相关产业。合肥浩顺物业有限公司港汇广场项目负责人周以平认为,停车行业是个朝阳产业,它不仅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,还能衍生出汽车美容、代驾等其他服务。如果区位优越,车流量较大,后续的回报将非常可观。
此外,停车难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管理失位,相关领域多头监管,九龙治水,缺乏强有力的职能部门整合市场资源,规范行业管理。据程毅介绍,停车问题牵涉到建设、规划、公安、交通、城管、国土、人防、物价等十几个部门,职能重叠,管理碎片化。在公共停车场建设上,由规划局统一规划,住建部门发放许可证,各个区实施建设。在停车场管理上,行业主管属于交警部门,路面管理属于城管局和城泊公司,一些街区的零散车位属于街道管理,此外还有些三不管地段的黑头车位。
张贵松对此深有体会:“我们停车楼的地下部分要与地铁2号线相连接,但是中间的相连接区域涉及到多个部门,由于缺乏牵头单位,企业需要跑多个部门报批手续,千头万绪,非常麻烦。 ”
合理布局以供定需 引导出行方式转变
解决停车难的矛盾,政府需要积极作为。程毅认为,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,整合相关部门职能,改变九龙治水的局面,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市场,提供更多车位满足市场需要。 “不仅要盘活存量,把现有的车位资源挖掘出来,还要用好增量,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。 ”
根据合肥市规划局发布的《合肥二环内城区公共停车场(库)规划(2012-2020年)》,未来合肥市二环内将建设145处停车场,总停车泊位数量达到2万个。其中,近期选址83处,泊位1.17万个;远期预控选址62处,总泊位0.83万个。
曹庆锋认为,增加停车场供应不是盲目建设停车场,应该合理布局,以供定需,通过合理增加供应量调节需求。同时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,停车费实行差别化定价,分区、分时实行不同价格,引导大家改变出行方式。
记者在五河路等老城区多个路段看到,马路两旁的临时停车位鲜有虚席,使原本不宽敞的路面显得局促不堪。 “停车难属于静态交通问题,静态交通解决不好,也会对动态交通产生不利影响,因此停车问题应该放在整个交通系统中来看待。 ”曹庆锋认为,未来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,让市民有更多出行选择;同时应该倡导绿色出行,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。 “在一些发达国家,汽车保有量相当高,但是公交出行比例也很高,日本90%的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。 ”
此外,智能道闸、智能支付等智能系统的推广,也是缓解停车难的有效手段。为方便广大市民停车,合肥城市泊车管理有限公司推出“合肥城泊”手机APP,市民可以用手机快速查询到路边临时停车位的具体位置和收费标准。老市府广场地下停车场通过智能化改造,大大提高停车效率,“改造后车库入口效率提升了两倍,出口效率提升40%。 ”程毅说。